班級活動的實施與輔導 第一節 班級活動的必要 學生在班級生活中,除了上課之外,必須參與種種課外活動。而眾多活動之中,當以班級內的各種 活動為最多,或以班級為單位參與全校性活動最有意義。學生參與道些活動可以從事多方面廣泛性的學 習,它的重要性絕不在課堂的課業學習之下。 班級活動可有下列功能,它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一、班級活動是課內學習的延伸與應用 課內知識的學習有其限制,在實際活動中可以加以延伸並作廣泛應用。因而使學生獲得實證的知識 ,印象更為深刻。例如:地理和生物的課內知識,可以藉由參觀旅遊、野營、採集等活動,認識地形土 質、生態保護,…-等相關知識。 二、班級活動是課內學習的統整與融合 分科教學的結果往往使學習分割,學生難以將相關的知識、觀念、態度、方法等互相連貫融會。班 級活動的舉辦可以將公民科中的民權程序、體育科的運動技能和精神、國文科中書信、公文約寫作、音 樂科的表演技能、美術科的會場美化……等融會在同一活動中作一次統藥的運用。 三、班級活動可供學生學習人際相處之道 參與活動使學生離開固定的座位,和許多平時距離較遠的同學有機會認識相處;在工作和活動中, 學習互相溝通合作,學習與他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 四、班級活動可使學生學得做事方法 活動舉辦的目的,就在於讓學生從實做中學得做事的經驗,以避免只在書本理論中空想。一個團體 活動從構想的提出,班會中反覆討論,到計劃定案,以至逐步實行、事後的檢討,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 程。學生親身體驗所得往往印象深刻,獲益甚多。 五、班級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民主觀念和態度 活動的計劃,必須經過集體磋商獲得共識之後,才能付諸實行。在計劃定案之前,如何集思廣益, 取長補短,使人人有機會貢獻才思,又學會互相尊重;在充分討論之後;以表決獲多數贊同者為最後決議 。一旦表決通過後,輔導學生全體支持並執行,才能使活動進行完美。良好的民主素養便建基於此。 六、班級活動可發掘學生才能,使其各展所長 課業成績不甚佳的學生,可能具有其他方面的才能,課外活動提供各種機會供學生展現不同才華, 從而建立信心;老師亦得以重新認識學生,了解學生,給予適當的指導,讓學生充分發展各自的長處。 七、班級活動可培養學生的團體歸屬感、向心力 一同工作,一同活動,一同參加競賽,最容易使學生體會"全班一體"的情感。往往由於一次的校外 活動或校內競賽,使全班學生相互認識更深,感情更濃,班級凝結力更強,對團體與個人的關係之密切 體認更深刻。他們會變得願意拋開個人私利去為團體爭取榮譽。 八、班級活動使學校生活豐富、多彩、快樂而充實 上課雖然也可有所變化,也可用不同活動進行教學,但總不如課外活動來得多彩多姿、變化多端。 學生邊做邊學,活學活用,不但收穫豐碩,而且身心愉快,有滿足感、充實感。 第二節 班級活動的種類 一、全校性活動 由學校訓導處、輔導室、或教務處所主辦之全校性活動,通常是以班級為單位一律或自由參加者。 有些活動必須全班學生共同參加,有些活動只須選出若干代表參加,有些則以個人代表班級參加。參加 人數越多的,教育意義越大,效果越好。這些活動值得導師多予關心和輔導。 此類活動甚多,各校所舉辦項目亦不相同,依性質區分,大體有下列各項: (一)學藝性活動:如科學展覽、壁報比賽、教室佈置比賽、辯論比賽及書法、繪畫、及作文比賽等。 (二)體育性活動:運動會、越野賽跑、球類比賽、游泳比賽、拔河比賽……等 (三)才藝性活動:合唱比賽、軍歌比賽、啦啦隊表演,各種遊藝表演活動,燈會…-等。 二、班際或校際性活動 由班級聯合其他班級或其他學校某一班級共同舉辦的聯誼性或競賽性之活動。如班際球類友誼賽,班 級聯合郊遊旅行活動,班際或校際聯誼活動。此類活動目前在高中頗為盛行。九其是男生班和女生班,男 校與女校的聯誼活動為然。 三、班級內自行舉辦之活動 如讀書小組、出版班級刊物、每月慶生會、班內分組球類對抗賽、分組辯論會、班內個人或小組藝能 表演、露營、旅遊活動、期末同樂會、孤兒認養、訪問及其他校外參觀活動。 第三節 班級活動的輔導 班級活動的種類很多,輔導的方法各異。但有些基本原則,導師宜先有所瞭解。 一、輔導的一般原則 (一)重視活動的教育意義,使學生學有所得。選擇舉辦或參與的活動,本身必須具有教育意義和價值 ,否則不必勞師動眾去參加或舉辦。活動的過程中必須在有計劃和有紀律的狀況下進行,使參加 者人人深覺有效率、有收穫。否則,舉辦活動呈現一片混亂,學生不但學不到正確的方法、態度 ,反而學會混水摸魚、投機取巧,…‥等不良習性。導師苦存放任之心,結果往往如此。 (二)妥善選擇參加或舉辦合適的活動,避免次數、種類過多或不足。除學校規定的活動一律參加之外 ,可自由參加以及由班級自行舉辦的活動,宜適當選擇控制。在不影響正常課業情況下,以少數 完整活動供學生全心全力投入,可獲致的效果為最好。 (三)導師應主動參與,師生一同活動。例如:學生參加競賽,老師可以和啦啦隊一起為學生加油;班 級舉辦慶生會、同樂會、才藝表演,老師不妨放下身段,和學生一同唱、一起跳、一起玩遊戲 (四)計劃要儘早、設想要周到。活動要想辦得成功,這是絕對不可少的條件。學生經驗少,在構想和 計劃的階段非常需要協助和指導。導師不妨多方面提示,指引學生思考、設計。任何活動若想有 周全的計劃,一定要有足夠的時間籌劃,提出之後,又往往需經班會反覆的討論、修改,所以計 劃的時間宜儘量提前,才能避免凡事倉促忙亂、效果大打折扣的毛病。 (五)尊重學生意願,多採取民主方式做決定,但導師仍須深入了解,並充分掌握狀況。導師以建議方 式向學生表達意見,不妨多提幾種方案,大家充分交換意見,導師也趁機分析每個方案的利弊, 讓學生有所了解,再出學生自作選擇。 (六)活動過程中的步驟與紀律必須堅定維護。既然有了周全的計劃,在實施時當然要按部就班的照預 定步驟切實執行。舉行團體活動時,尤應維持紀律。有紀律才有效率可言。絕不可放任學生行其 所欲,甚至有違反校規或法律之事,而導致失控狀態。 (七)尋求必要的支援。行政單位,有經驗的同事、畢業校友,這些是最容易求助的對象。例如:訓導 處、教務處、總務處,可以提供技術的、設備的、資訊的、行政的種種協助;資深熱心的老師可 以傳授經驗和方法、畢業校友可以做小老師,幫助導師領導、指揮、照顧學生的工作。 (八)重視事後檢討。活動完畢之後,要求學生住週記上寫下感想,提出建議。或在班會中共同討論。 國文教師也可讓學生以此活動為中心命題作文。導師將學生意見加以搜集、整理。有建設性的, 有參考價值的加以記錄保存,供下次計劃活動時的參考。如此才能在經驗中獲得進步。 此班級體育活動應考慮學生身能健康狀況。舉辦班級體育活動時,活動分量及種類均應顧及學生體能 負荷,身體健康狀況,如患有疾病者應做適當安排,避免發生危險事故。這些活動多由教務處或訓導處主 辦,其教育意義的重要活動, 一般是規定一律參加(即強迫參加),不得棄權。又可分為兩類: (一)團體競賽類 加班際合唱比賽、軍歌比賽、拔河比賽、校運會、各種球類比賽、啦啦隊比賽、教室佈置比賽,…。 有些是要全班參加,有些是部分學生為代表組隊參加。但都以班級為名而出賽,競爭性強烈。 這類活動的輔導原則是: 1.導師應鼓勵學生盡力而為,要有求好之心,絕不可採敷衍應付之態度。既然是有意義的活動,不論勝 敗都可從活動中學習到有價值的經驗,對學校費心籌辦的活動,應該盡力支持、配合。 2.指導學生推選真正有才能的領導幹部來帶領活動。不要放任學生隨便推舉不適任的人擔當重任。一旦 決定人選之後,導師必須給予強力支持。 3.適時給予鼓勵、督促,隨時伸出援手、為帶領活動的學生排除困難。例如合唱及軍歌比賽,放學後的 練唱,導師必須對全班學生做出幾點硬性規定,在大多數學生可以接受的情況下,用它來約束少數偷 懶或投機的學生,才能使訓練順利進行。表現良好時,給予嘉勉鼓勵,以提升士氣。 4.教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參賽觀念和態度: (1).凡事盡力而為。 (2).求勝之心不可無,失敗經驗也可貴。 (3).活動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例如:大家一起練唱、練跑‥雖然辛苦,但同學一同工作、一同奮鬥 、那種同甘共苦的滋味、使友誼更深更固;感受自己唱與跑的能力明顯提昇的喜悅;經驗、能力、 心靈的成長的感覺都是今人喜悅的。勝利的結果可以錦上添花,失敗也仍有所得。而且,失敗的 酸苦滋味更是今人難忘、值得回味。但,只有直正努力的參與,才能得到滿懷的收穫。 5.藉此類活動培養學生對班級的向心力,最為有效。 (二)個人競賽類 如書法、作文、獨唱、球類單打…等項目,雖然各班級有一定的分配名額參賽,也算是代表班級,但 畢竟仍以個人姓名相互爭勝,而且無需團隊合作,共同參與。一般老師多半推薦才能最佳者與賽,但最好 每學期能更換人選,讓較多表現不錯的學生有參賽機會。尤其是已經獲獎的學生,應將下次機會讓給其他 同學。此外,一旦被選拔出來參加比賽,老師應鼓勵學生積極準備,力求臨場有最佳表現,為自己和班級 爭光。 二、班際或校際聯誼活動的輔導 此類活動中最需要導師關心和輔導的是男女生班際或校際聯誼活動。校際問的聯誼以單純的男校與單 純的女校以班級的單位自行舉辦郊遊活動者最為普遍。從高一開始直到大一、大二,歷久不衰。 有些學校採取明禁暗不管的態度。事實上,學生利用假日自辦活動,學校縱想禁止也不可能。從另一 方面來看,青少年男女正當交誼活動應該化暗為明,並給予機會教育,教導學生以健康正常的心態參與活 動,導師若能順應趨勢給予適當指導,應可導正一般家長與教師皆放任不管所造成的偏狹觀念。其一般輔 導原則如下: 1.禁止不如輔導,使男女班際交誼活動公開化、透明化、健康化、正常化。導師本身先要具備正確的觀 念,不可過分古板,但也不可過分新潮開放,任由學生為所欲為。活動必須細加規範,導師應能充份 掌握。 2.事前在班會中公開討論,周密計劃,把它當成班級重要活動來舉辦。讓全班學生充分交換意見,使大 家樂於參加,而不只是少數熱衷此道的學生的「地下」活動。 3.觀念的疏導與溝通是導師的重要工作。由於家庭和學校對於兩性交往所採取的態度往往是南轅北轍: 有些家庭態度保守,絕對禁止子女與異性交往;有些則又採放任態度,沒有任何限制管束可言。一個 班級中的學生來自不同家庭,學生個性差異甚大。有些學生熱衷與異性交遊聯誼,也有些學生心存排 斥,不屑參加。對於過與不及者,老師均須在觀念上先加以宣導、疏通。讓學生了解與異性正常交往 是健康而有必要的,但正當的交誼態度則必須認真學習,並在實際的活動中去親自實證體驗。 4.導師對活動給予精神的支持鼓勵,但也必須定下若干規定,要求學生遵守。如時間限定一天來回且須 早去早回;地點限定公共設施良好、交通方便、安全無虞的遊樂區;對象限定同類型、同性質、同年 級的異性學校或班級,並避免有危險性的划船、游泳等活動,每學期限定舉辦一次……等。 5.導師可以不必同行,以避免學生有所顧慮而覺得不自然。但事前必須詳細面授機宜,教導學生一些與 異性相處應有的基本觀念與態度。並叮嚀學生注意安全、紀律、環保等事項,同時必須稟報家長同意 後始可參加活動。 6.返校後,領隊學生應向導師報告過程,並在班會中檢討。 7.教導學生學習與異性相處的正當態度是導師的長期工作,並不是學生要求舉辦聯誼活動才有必要。平 時隨機教育更具效果。 三、班級自辦活動的輔導 由班級自辦的活動,可以擴大學生學習的層面、增加學習的機會;促進學生相互問的了解,增進同窗 情誼。導師可以利用適當時機指導學生自辦活動,以期讓學生朝向自己所預設的教育目標前進。 班級自辦活動必須利用課餘時間,因此舉辦的項目或次數不宜過多,學生的負荷不可過重。活動的種 類應兼顧靜態的和動態的,知識的、技能的和體育的、康樂的。同一個學期不可能樣樣都舉辦,不妨每學 期舉辦不同性質的活動,讓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和體會。 (一)班級自辦活動的程序: 1.提案階段 (1).由學生在班會或週記中建議,或由老師提出建議,經班級討論,如經多數同意,即決定採行。 (2).在班會中公開宣導或課餘時私下溝通,使原來反對的同學也能支持活動,樂於參加。以取得全體 一致的共識。 2.籌備階級 (1).班級既決定舉辦活動,則立即投票選出四、五位熱心又有領導能力的同學組成籌備小組 (亦可採 用徵求自願參與籌備服務者的方式)。 (2).籌備小組在老師指導下擬定計劃。冉將計劃於下次班會時交付全班討論表決。 (方可同時提出二 個以上的計劃案,供全班表決選擇)。 由籌備小組擬定計劃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否則,所有 工作細節都在班會中討論必然眾說紛紜,浪費許多時間仍然得不到具體的結果。 (3).籌備小組的負責人在班會中說明各項計劃內容後,可徵求修正意見,再交付表決,表決以多數同 意通過,即為定案。 3.執行階段 (1).依照計劃內容,將全班學生分組,分配工作,各組並選出小組長,負責組內工作分配及工作進度 之掌握。 (2).訂定工作進度表,由班長或另選出之總負責人定期檢查進度。 4﹒展現成果 5﹒事後檢討 (二)班級自辦活動舉例 1.製作班刊 製作班刊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經驗。尤其要全班參與製作,最能達到普遍而深遠的效果。 製作班刊不一定要花很多錢,印成一本又厚又漂亮的精美刊物。製作的過程認真、用心,得到的成品 實在、有內涵,比印刷精美重要得多。 指導學生製作班刊的辦法是: (1).高一上開始,將學生分成十組,每組五人為原則。輪流負責製作班刊。並在班會中確定班刊名稱。 (2).高一上、下學期,全年共出版十期,每組負責@期,亦即每學期出刊五期。將每期出版日期及負責學 生姓名列表印發全班學生。 (3).出版內容不限,文藝、科學、話言、數學、漫畫……由各組自定。稿件可自撰,也可徵稿、邀稿。 (4).稿件由撰稿者自行書寫,或電腦打字,整理妥當後交給負責編輯者,影印後裝訂成冊。 (5).印製若干份。導師乙份,訓導處乙份,編輯者各乙份,作者各乙份。另一份不裝訂,張貼佈告欄, 供全班閱讀。 (6).影印費由班費支應。 高二上開始計劃以一年時間出版一份永久性班刊。程序如下: (1).募稿:上學期為徵稿、搜稿撰稿時期。原則上,本班人人一篇。 (2).籌款:印刷出版經費原則由同學均攤,不足之數可以向外尋找適當店號,出售廣告,尋求贊助。 (3).編輯:組成編輯小組,負責選稿、編輯、設計。 (4).導師與國文老師負責審稿、選稿、修稿。 (5).付印、校對。 (6).出版:印刷二百份為原則。本班每人2冊。其餘送本校各單位、有關師長、圖書館、及有關班級、學 校。 以上活動在上高三以前全部完成,告一段落。 2﹒假期班級旅遊活動 班級旅遊活動可以擴大學生見聞,驗證課本知識,學習團體生活規範,培養同窗手足情誼,增加班 級生活情趣……。好處可謂數不勝數,值得舉辦。但是,學生外出遊玩,心情不免興奮激動,行為或有 可能越軌踰範;而行車乘船亦不免冒幾分風險,因而常令導師為之卻步不敢擔此重任。如不得已。一定 要帶學生出遊,則日夜擔驚受怕,如臨大敵。然而,有心的導師仍然樂此不疲,因為它的教育效果實在 不錯。 辦理的原則是: (1).按照教育廳局和學校所訂定的要點辦理。 (2).舉辦時間在高一寒暑假、高二寒暑假、期末考結束時,高三不再舉辦。 (3).以三天兩夜為原則,至多四天三夜。至少二天一夜。 (4).計劃要早,約於三個月前開始籌備。 (5).班會決議後,推選籌備小組規劃路線。一過後班會討論並作成決定。 (6).選定工作幹部:領隊:導師 隊長:班長或另選。 出納:收支費用、管錢、管帳。 總務:安排食宿、車輛。 團康:計劃及帶領康樂活動。 風紀(考核):督導紀律、安全、環保。 衛生:醫藥、救護。 (7).全班分組,選出小組長。出發後,集合、點名、乘車、用餐、住宿,均以小組為單位。各小組自行 相互照應,同進同出,以策安全。 (8).印製行程表、經費預算表、攜帶物品、注意事項,連同家長同意書,由學生送交家長,獲得家長了 解及同意後在同意書中簽章收回。 (9).先收訂金,以便預定食宿、車輛,餘款出發日收齊。 班級旅遊活動怎樣才算辦得成功?至少要做到: (1).安全舒適 (2).融洽愉快 (3).行程順利 (4).活動豐富緊湊 (5).費用經濟實惠 若想達到以上目的,要靠師生平時的耕耘和事前的苦心規劃,並充分利用有效支援。 1.平時的耕耘: (1).和諧而互相信賴的師生關係。 (2).良好的常規習慣。 (3).正確的參與活動的觀念與態度。 2﹒事前的規劃: (1).行程設計設想周全。可向有經驗的老師求教。 (2).安全問題顧慮周到。如要租合法經營的遊覽車,車輛要新,司機素行要個性溫和,易於相處。 (3).行前的講習叮嚀要鄭重其事,今學生牢記在心。 (4).團體紀律要嚴格要求,但老師只在事前強調,出發後全權交由學生幹部執行。並指導其委婉提醒, 避免造成旅途不快。 (5).每晚活動結束,召集幹部及小組長作簡短座談,檢討一日行程及活動得檢查帳目,控制預算,並決 定次日活動。 (6).發給學生和家長的行程表,攜帶物品,注意事項,項目要周到。如: 1.住宿地點要寫出館舍名稱地址及電話號碼,家長如有急事,亦可便於連絡。 2.規定攜帶零用金在定額以內,避免學生帶錢太多,造成遺失,引起危險或過度浪費。 3.規定學生攜帶一元銅板,每晚打電話向家長報平安。 4.有暈車顧慮者宜事前向衛生組報備,以便上車前半小時發給暈車藥。 5.規定學生依小組集體活動,絕對不可落單。夜間如要夜遊,應全班一同行動,導師同行。絕對不可 各組自行活動。 6.起床、用餐集合出發務必守時。 7.上下車對司機要有禮貌,伯伯、叔叔道早問安呼聲不絕,下車將垃圾清理乾淨。與司機相處愉快, 也是安全條件之一。 8.用餐時聽口令行事,餐後、桌上食屑、碗筷均妄為清理。 9.白天要用心玩賞、認真活動,晚上雖可「打枕頭仗」或「促膝長談」,但不可通宵不寐,影響次日 活動。 10.不論活動行程如意與否,避免沿途批評抱怨,應體卹主辦者之辛勞、多鼓勵少責備。大家外出同遊 ,要開懷快樂,勿為小事鬧意見。 3.尋求支援: (1).班級舉辦任何活動都應指導學生向訓導處訓育組登記報備,以避免變成未經批准的「地下活動」; 並可進而獲得行政上的種種支援。如學校可提供公文,參觀訪問時門票可獲優待並有專人引導說明 。訓導處亦可提供不少資料及經驗。 (2).找二、三位熱心可靠的畢業校友帶領可使導師省去不少心思和精力。 (3).可請任課老師同行,凡事可相互商量,並協助照顧學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