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常規的建立
   建立良好的教室常規以維持高品質的教室環境,是必要的。以下我們提供導師們二十個參考策略。
 策略一 在教室中負起責任
       每位常規訓練方面的權威都同意:教師在教室中,必須堅定的負起責任,而且不應有絲毫懷疑。
   我們可以和藹待人,但是也必須維持嚴格的常規訓練;我們可以要求提供意見。但是,應由教師做最
   後的決定。
 策略二 為教室管理制定好的規則
       規則必須簡短、清楚,五、六條左右就可以了。學生應該參與班級公約的制訂,規則上必須敘述
   清楚,並公佈於教室內。遵守或破壞規則的後果也應詳加解釋。追些規則應定期重複溫習。
 策略三 期望學生有最佳表現,時時提醒
       規則的訂定與公告周知。是為了讓學生知道而比提醒他們教師的期望。我們希望每位學生都能夠
   自動自發的遵守,因為這些規則是有益於學生的成長與學習的。
 策略四 一貫的力行規則
       如果執法不從嚴,規則就毫無價值。讓學生了解規則,了解伴隨破壞規則所帶來的結果。當他們
   破壞規則時,就必須對行為的結果負責,教師應該毫不遲疑的照章處置。
 策略五 不允許破壞性的行為
       我們絕不允許學生做出破壞教學或學習的行為。好的常規訓練能使好的教學成為可能。同時促進
   良好的學習。
 策略六 有效的管理團體和控制進度
       調整課業進度,可避免產生厭煩無聊的感覺。順利的從一課進行到另外一課,不浪費時間,可防
   止無聊厭煩和不順的課業誘發不良行為。
 策略七 教學生如何選擇良好的行為
       讓學生明白他們能在好行為與壞行為之間做選擇。讓他們明白好行為導向成功、接納與尊重。幫
   助他們判定他們的選擇是好或者不好。當他們做了好的選擇,要給予增強。
 策略八 運用有效談話方式與學生交談
       金鈉強調利用情境與學生有效溝通的重要。格雷瑟也指出如何以建設性的方式對待行為不端的學
   生。敵意和無聊的談話都沒有效率;要就事論事,該平靜時平靜,該堅持時堅持。
 策略九 提供豐富的成功機會
       每位學生都渴望成功和被讚揚。根據學生的進步情形認可其成功的表現,以對團體或個人最有效
   的方式去增強學生。幫助學生保存、收集進步的證據,促使他們的父母注意到子女進步的情形。
 策略十 將失敗的經驗減至最低的程度
       失敗與錯誤並非同義宇,一個人可以犯錯後仍然成功。失敗感源於缺乏成長,甚至,成長中加缺
   少讚賞,仍會引起失敗感。失敗的經驗應該是愈少愈好,因為,失敗者傾向於以失敗餵養自己。當人
   們視自己為失敗者時,會更傾向於表現出失敗的行為。
 策略十一 經由系統化的增強來塑造行為
       執行行為改變技術時,應確定其符合學生的成熟度。系統化的增強可以使不同年齡、不同類型學
   生激發和塑造正確的行為,這也是你所希望建立在學生身上的行為。最可行的有效技術。
 策略十二 堅定而肯定地面對不守規矩的學生
       輕微不守規矩可以視而不見,但是當亂及教與學時,就必須加以處理。教師必須有不屈不撓的精
   神來面對不守規矩的學生。
 策略十三 強調好行為和壞行為的邏輯後果
       當學生照章行事,理應受到獎賞;若破壞規則,就應受到懲罰。他們在行動之前,就應清楚地了
   解到這兩種情況的後果。這個原則必須讓學生絕對清楚。教師應用這原則時,必須前後一致和公正無
   私。
 策略十四 盡你所能支持好的行為
       一般的常規訓練傾向於將焦點放在不守規矩的行為,因為對教師而言,行為不良是問題的主要來
   源。然而,好的行為也應該不斷的受到支持.因為「一盎斯」的預防可以省去「一磅」的治療。
 策略十五 以身作則教導好的行為
       盡己所能成為學生的最好楷模。表現關心的舉止和態度。表現有禮和樂於助人,讓學生實際表現
   出教師示範的行為,並加以增強。
 策略十六 以黃金律指引好的行為舉止與生活
       一開始就說明:你對學生的行為持著高標準,你期望學生保持良好的行為舉止,你期望他們的生
   活出黃金律(做人處事等不變的法則)所指引,禁止他們表現譏諷或殘酷的行為,當他們表現仁慈和關
   懷體諒時,獎賞他們。
 策略十七 為你的常規訓練計劃建立一個良好的支持系統
       對教師來說,遠離其他教師獨立工作是非常艱苦的,有必要相互合作與支持。有時,學生可能拒
   絕服從規則,在這些情況下,教師必須直接能由校長、其他教師和家長處得到即時的積極支持。
 策略十八 與家長建立起適當的溝通管道
       家長的支持非常重要,如果你告知家長你的計劃、活動和期望。就能取得家長的支持。可能的話
   ,常規、獎懲方式和實施程序應該以文字敘述提供給家長,在裡面可以強調一一為了提高學習效果,
   你的管理方式是必須的。可以幫學生以更積極的方式彼此交往。
 策略十九 與學生定期的、清楚的溝通
       藉著與學生正式及非正式的溝通。你表示出對他們的關心,關心他們的學習和行為。班會足維持
   良好溝通的一個方式。當學生討論切身的學習、行為、問題和未來活動-…. 等車,他們就有參與的
   感覺,他們就更可能支持教師和其他班級成員,因而能減少行為方面的問題。
 策略二十 要堅持、絕不放棄
       不要放棄;不要為學生違規行為找藉口;不要在學生的敵意之前讓步;保持平靜、繼續嘗試。常
   規訓練的本質就是監督管理,使教與學不會受到干擾,監督管理是你為了學生的福祉所做的好貢獻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