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發事件處理 導師工作確實相當繁重。在處理班級日常事務之餘,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偶發事件的處理。 偶發事件的處理如稍有不慎,即會引起相當大的後遺症,甚至造成師生間永遠的遺憾。因此,面臨此類 狀況時,我們的處理須格外地謹慎而迅速。 偶發事件的類型很多,以發生在校內者而言,可略分為以下幾項: (一)偏差行為所引起的:爬牆、抽煙、偷竊、打架……等。 (二)疾病:學生有氣喘、心臟病、癲癇症……等宿疾,或突發性病症。如:盲腸炎、食物中毒-….等。 (三)身體傷害:在運動、實驗、遊戲、情緒困擾……所造成的身體傷害。 (四)外力侵入:校外不良份子或精神典常者侵入校園造成事端 …等。 校外的偶發事件,則多為群毆,或交通事故 一般而言,發生於校外的偶發事件,訓導處大都會主動出面處理,導師僅居於協助地位。至於發生 於校內者,導師就責無旁貸了。因此,在遇到偶發事件時,導師在心態上要有這樣的體認: 1.坦然向對,不推諉責任。 2.冷靜、鎮定才能控制情況。 3﹒以公平、客觀的立場行事,勿受個人成見、喜惡或標籤理論影響或誤導,而使處理過程或結果產生 偏差,造成後遺症。 在處理方式要以下面的步驟進行之: (一)偏差行為之事件處理:先將學生帶至適當場所詢問其行為動機、經過。有關人員並視其影響程度選 擇妥善處理方式,有必要者通知家長。 (二)其他偶發事件之處理: 1﹒趕赴現場,並即時通知學校行政單位,處理原則以減輕傷害、避免情況惡化為首要,並疏散圍觀者。 2﹒電話聯絡家長,情況嚴重者送醫,或通知治安單位。並報告校長。 3﹒會同有關人員共同處理。班級內部問題由導師先行處理,若屬跨班級事件,宜會同該班導師及訓、 輔人員共同處理(如有必要,家長亦可參加)。 4﹒處理結果一定要讓校長及家長知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