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 瀛海中學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二年級「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計畫
一、二年級下學期之學習目標
1.了解中國三大區域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特色。 2.了解全球的海陸分布的概述,並認識東北亞、東南亞與南亞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特色。 3.了解清末民初乃至今日的中國歷史。 4.能了解法律和日常生活的關係。 5.能認識法律並進而樂意遵守法律。 |
二、二年級下學期之各單元內涵分析
週次 |
期間 |
相對應 能力指標 |
相對應能力指標 之單元名稱 |
單元學習目標 |
六大 議題 |
節數 |
評量方式 或 備 註 |
一 |
2/11 |
準備週 |
|
|
|
|
|
二 |
2/14 │ 2/18 |
|
第1課 南部區域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南部區域的地理位置。 2.認識華南的自然環境。 3.認識華南的人文特色。 4.認識華中的自然環境。 5.認識華中的人文特色。 二、情意目標 6.關心長江三峽大壩的問題。 7.關心洞庭湖的問題。 8.關心南部區域的經濟發展。 三、技能目標 9.培養讀圖了解三峽工程的能力。 10.討論三峽大壩興建的原因及影響。 11.討論圍湖造田的原因及產生的問題。 |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
3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
三 |
2/21 │ 2/25 |
|
第2課 北部區域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北部區域的地理位置。 2.認識華北的自然環境。 3.認識華北的人文特色。 4.認識東北的自然環境。 5.認識東北的人文特色。 二、情意目標 6.關心華北的發展。 7.關心東北的發展。 三、技能目標 8.懂得判讀地圖上的資料。 |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
3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
四 |
2/28 │ 3/4 |
|
第3課 西部區域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西部區域的位置與地形。 2.認識蒙新地區的自然環境。 3.認識蒙新地區的人文特色。 4.認識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 5.認識青藏地區的人文特色。 6.認識西部大開發。 二、情意目標 7.關心少數民族的生活。 8.關心中國經濟的發展情形。 三、技能目標 9.懂得判讀地圖上的資料。 |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
3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五 |
3/7 │ 3/11 |
|
第1課 世界地理概述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世界的海陸分布。 2.認識世界主要地形。 3.認識世界主要氣候。 4.認識世界的人口概況。 5.認識世界的文化特色。 二、情意目標 6.關心世界各地發生的事件。 7.尊重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 三、技能目標 8.懂得判讀地圖上的資料。 |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3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六 |
3/14 │ 3/18 |
|
第2課 亞洲概述與東北亞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亞洲的位置與分區。 2.認識東北亞的日本群島。 3.了解經濟強國日本。 4.認識東北亞的朝鮮半島。 5.認識南北互異的南、北韓。 二、情意目標 6.關心世界各地發生的事件。 7.尊重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 三、技能目標 8.懂得判讀地圖上的資料。 |
【資訊教育】 【人權教育】 |
3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七 |
3/21 │ 3/25 |
|
第3課 東南亞與南亞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東南亞的位置與地形。 2.了解東南亞的氣候與水文。 3.認識東南亞的人文特色。 4.認識南亞的位置與地形。 5.了解南亞的氣候與水文。 6.了解南亞的人文特色。 二、情意目標 7.關心南亞海嘯的災害。 8.關心東南亞和南亞的旅遊資訊。 三、技能目標 9.主動蒐集東南亞和南亞的資訊。 10.討論紅茶的產地。 11.尊重世界各地人民的文化。 |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3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八 |
3/28 │ 4/1 |
|
第1課 晚清的變局 |
一、認知目標 1.能認識清代中期所面臨的外在威脅,以及清朝的因應態度。 2.能知道鴉片戰爭的原因、結果與影響。 3.能了解英法聯軍產生的背景及其造成的衝擊效應。 4.能明白鴉片戰爭後,清朝政府所面臨的外交困境,以及列強對中國勢力的侵犯。 5.能解釋太平天國發生的背景與條件。 6.能知道太平天國的制度與特點。 7.能理解太平天國所造成的影響及中國局勢的改變。 8.能區分鴉片戰爭後中國不平等條約的特點與異同。 二、情意目標 1.能思考清末東西文化的差異與接觸時所產生的激盪。 2.能以公正的態度評斷清末內政外交所面臨的考驗與清政府的處事優劣。 3.能體會太平天國起事後,參與者與反對者的主張與心態。 |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3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九 |
4/4 │ 4/8 |
|
第2課 改革運動的展開 |
一、認知目標 1.能了解自強運動產生的時空背景與理念 2.能知道自強運動的著重層次與重要制度,及其影響 3.能明白清末列強取得中國藩屬主導權的因果關係 4.能認識日本明治維新的始末,及日本與中國變法圖強的異同 5.能理解馬關條約的重要性與後續效應 6.能解釋列強瓜分中國風潮的興起原因,以及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背景和目的 7.能明瞭戊戌變法產生的背景、政策的優缺點 8.能分析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及其意義 二、情意目標 1.能思考自強運動的優缺點及可強化或修正之處 2.能肯定明治維新的成效,並判斷日本的對外侵略是否有其必要性。 3.能感受中國面臨內憂外患情境下對於救國的渴望,並肯定不同挽救危亡方法的努力 4.能給予清末主政者與西方列強在外交往來策略方面的評價。 |
【人與時間】 【全球關連】 |
3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 |
4/11 │ 4/15 |
|
第3課 從改革到革命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義和團事變興起的背景、過程與影響 2.了解八國聯軍之役的過程與辛丑條約的內容 3.了解庚子後新政推動的背景與重要內容 4.說明中國推動立憲運動的背景與結果 5.了解革命運動興起的背景與過程 6.說明孫中山所組織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與同盟會 7.了解武昌起義的過程與重要意義 二、情意目標 8.能體會中國人「仇洋滅教」的思想與情緒 9.能認知立憲運動的價值與意義 10.能體會革命志士為國犧牲的情操 11.能體會民主政治的果實得來不易,因而更珍惜現有的民主生活 12.能同理清末知識分子的處境與遭遇 |
【人與時間】 【全球關連】 |
3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一 |
4/18 │ 4/22 |
|
第4課 民初的政治與文化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民初政治局勢的變化與發展 2.明瞭袁世凱在民初扮演的政治角色與洪憲帝制 3.明瞭民初的幾場反袁政治活動 4.理解民國初年軍閥亂政形成的背景與過程 5.了解民初社會的重要變遷 6.了解婦女地位的變化與女權運動的興起 7.了解民初的新文化運動之發展情形 8.了解白話文運動的提倡與其影響 9.了解新文化運動底下對新思想的提倡與舊思想的抨擊 10.了解五四運動發生的背景、過程與影響 二、情意目標 11.能感受民主政治發展的困境與艱辛 12.能體會中國傳統農村發展的限制 13.能體會傳統女性地位受到的限制與女權運動進展的艱辛過程 14.能肯定新文化運動所帶來的思想衝擊 15.能體認中西文化交流所帶來的貢獻與影響 16.能體認社會各階層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力 17.能體會五四運動中學生的愛國精神 |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3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二 |
4/25 │ 4/29 |
|
第5課 從北伐到抗戰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國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經過與成果 2.說明國民政府北伐的過程、阻力與結果 3.了解訓政時期的由來、政府體制架構與成效 4.說明十年建設的成果與對八年抗戰的貢獻 5.理解在中共擴張與日本侵略的影響下發生的西安事變 6.了解中日戰爭的爆發、經過與結果 7.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國際地位提升的原因與成果 二、情意目標 8. 能體會孫中山選擇「聯俄容共」的緣由 9. 能效法北伐與對日抗戰時期青年愛國的情操 10.能體會與尊重西安事變中蔣中正、張學良、中共等立場的不同 11.由訓政體制與日軍侵華的暴行,培養對人權的尊重 12.由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重損失與對人類的傷害,記取戰爭的殘酷,並理解族群互重的重要性 |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3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三 |
5/2 │ 5/6 |
|
第6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
一、認知目標 1.知道中共自抗戰到國共內戰期間聲勢逐漸高漲的原因。 2.理解國共內戰國共情勢消長的原因 3.了解中共建國初期的統治情形。 4.知道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其結果。 5.了解改革開放政策的建立及其發展過程。 6.知道改革開放政策的局限及其衍生問題。 7.理解中國人民進行民主運動的始末。 8.綜合歸納中共自建黨到建國間的勢力消長。 9.比較五四運動和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異同。 二、情意目標 10.體會現代中國的民主政治不易充分建立的歷史背景。 11.體會農村在現代中國發展過程中何以能為中共的革命提供「政治」價值。 12.體會經濟力提升可能為一個國家所帶來的自信及其不足之處。 13.體會民主自由的珍貴價值。 |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3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四 |
5/9 │ 5/13 |
|
第1課 法律的基本概念 |
一、認知目標 1.能了解法律的意義 2.能了解法治的觀念 3.能區分憲法、法律、命令三者的差異 4.能說出法律的功能 二、情意目標 5.能體認法律的重要性 6.理解法律對社會的影響 7.具備完整的法律觀念 三、技能目標 8.遵守法律的規定 9.運用法律保障自己的權利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
十五 |
5/16 │ 5/20 |
|
第2課 人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人民基本權利的意義 2.能了解人民基本權利的種類,並列舉出不同的基本權利 3.知道人民基本權利的內涵 4.能了解法律上的義務及其意義 5.能列舉出法律上的義務及說明其目的 6.了解行政處分的意義及其應遵守的原則 7.了解行政責任及行政罰的意義 二、情意目標 8.願意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9.能體會基本權利的重要性及了解其限制 10.能建立權利與義務並重的態度 11.能體會人民納稅與受國民教育的重要性 12.培養服兵役的愛國心 三、技能目標 13.能應用法律知識保障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14.能把握受國民教育的機會,充實自我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六 |
5/23 │ 5/27 |
|
第3課 民法與生活 |
一、認知目標 1.能了解《民法》的內涵與原則 2.能了解民事責任的內涵 3.能了解國中生和《民法》的關係 二、情意目標 4.能建立權利與義務並重的態度 5.願意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6.能體會人民遵守《民法》的重要性 7.能建立權利與義務並重的態度 8.能培養個人「了解法律,保障權利」的態度 三、技能目標 9.能確實享受權利與善盡義務 10.能提供親友《民法》的基礎知識 11.能了解常見的《民法》概念並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12.能把握個人權利,充實自我的法律常識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七 |
5/30 │ 6/3 |
|
第4課 刑法與行政法規 |
一、認知目標 1.能了解《刑法》的意義與罪刑法定主義的精神 2.能了解何種行為會成立犯罪行為 3.能例舉出不同年齡的行為人在《刑法》上應負的刑事責任 4.能例舉出不同年齡的行為人在《刑法》上應負的刑事責任 5.能了解刑罰的種類、目的與刑度 二、情意目標 5.能建立不違反《刑法》的態度與價值觀 6.能體會刑罰的目的 7.能培養尊重他人生命、身體、自由、財產的基本生活利益 三、技能目標 8.能確實遵守《刑法》 9.能主動協助或提醒同學,共同提升道德良知,避免違反《刑法》 10.能把握受教育的機會,學習基本的法律常識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八 |
5/30 │ 6/3 |
|
第5課 少年的法律常識 |
一、認知目標 1.知道少年學習法律常識的重要 2.能列舉常見的少年犯罪行為 3.能分析少年事件的種類 4.能了解少年偏差行為的處理方式 5.能說出保護少年的規定 二、情意目標 6.尊重他人的財產與身體 7.體認法律給予少年改過自新的用意 8.知覺違反法律對個人與社會的影響 三、技能目標 9.能保護自己不受到他人的侵害 10.能主張自己在法律上應有的保障 11.能關懷群體,與群體和睦相處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九 |
6/13 │ 6/17 |
|
第6課 權利救濟 |
一、認知目標 1.說明處理衝突可運用的法律途徑 2.能了解訴訟的處理過程 3.能分析解決衝突的各種法律途徑的利弊 二、情意目標 4.能以理性態度面對問題 5.願意與他人溝通以解決問題 6.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技能目標 7.運用法律途徑解決衝突 8.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二十 |
6/20 │ 6/24 |
|
複習週 |
一、認知目標 1.能了解法律的意義 2.能了解法治的觀念 3.能區分憲法、法律、命令三者的差異 4.了解人民基本權利的意義 5.能了解人民基本權利的種類,並列舉出不同的基本權利 6.能了解《民法》的內涵與原則 7.能了解民事責任的內涵 8.能了解何種行為會成立犯罪行為 9.能例舉出不同年齡的行為人在《刑法》上應負的刑事責任 10.能例舉出不同年齡的行為人在《刑法》上應負的刑事責任 11.知道少年學習法律常識的重要 12.能列舉常見的少年犯罪行為 13.說明處理衝突可運用的法律途徑 14.能了解訴訟的處理過程 15.能分析解決衝突的各種法律途徑的利弊 二、情意目標 16.能以理性態度面對問題 17.願意與他人溝通以解決問題 18.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技能目標 19.運用法律途徑解決衝突 20.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二十一 |
6/27 │ 6/30 |
|
休業式 |
一、認知目標 1.能說出南部、北部、西部區域的位置、及特色,並能比較三者之間的異同。 2.能說出世界主要地形、氣候類型.能以及全球人口分布狀況。 3.能說出東南亞與南亞的範圍、自然環境以及經濟發展狀況。 4.能說明自強運動的背景、成效。 5.能解釋甲午戰爭的背景、大致經過與結果。 6.能知道立憲運動興起的緣由、失敗的因素與影響。 7.能分析武昌起義的背景與革命成功的原因。 8.知道北伐的背景、經過與結果。 9.理解中共改革開放的背景及其局限。 10.能了解法律的意義。 11.能了解人民基本權利的種類,並列舉出不同的基本權利。 12.能列舉常見的少年犯罪行為。 二、情意目標 13.關心中國三大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 14.關心中國三大區域的環境議題。 15.體會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的影響。 16.認知立憲運動的價值與意義。 17.感受民主政治創業維艱而能珍惜現有的生活。 18.能建立權利與義務並重的態度。 19.能培養個人「了解法律,保障權利」的態度。 20.能培養尊重他人生命、身體、自由、財產的基本生活利益。 三、技能目標 21.懂得判讀地圖上的資料。 22.能應用法律知識保障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23.能保護自己不受到他人的侵害。 24.能關懷群體,與群體和睦相處。 |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3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