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私立瀛海中學九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計畫
一、八年級下學期之學習目標
1.了解中國的自然環境,並分析人口、產業與聚落發展的相互影響。 2.明白中國現代工商業及交通發展現況,以及認識中國的行政區劃制度。 3.了解中國自遠古時代,以迄盛清的歷史發展及其變遷。 4.認識各朝代的政治發展,以及經濟與社會文化的成就。 5.了解現代民主政治的精神、制度、組織與運作。 6.培養現代民主社會中,公民應具備的民主素養。 |
二、八年級下學期之各單元內涵分析
週 |
實施 |
單元活動主題 |
單元學習目標 |
相對應 |
六大 |
節數 |
評量方法 |
一 |
8/30 ︱ 9/04 |
第1課 疆域與區域劃分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中國的面積大小與排名 2.了解中國疆域的特色 3.說出中國的地理位置 二、情意目標 3.主動關心中國與世界的互動 三、技能目標 4.判讀中國所在的位置圖 |
|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一 |
8/30 ︱ 9/04 |
第1課 遠古到三代 |
一、認知目標 1.能認識舊石器時代的人類與文化生活 2.能分析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進步及其原因 3.能了解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多元發展 4.能理解三皇五帝傳說的歷史意義 二、情意目標 5.能體會中國歷史的源遠流長 6.能評價三代帝王盛衰興亡的功過得失 |
|
【環境教育】 【兩性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一 |
8/30 ︱ 9/04 |
第1課 現代國家與民主政治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國家組成的要素 二、情意目標 2.關心國家的發展與未來展望 3.了解當前國家所處的局勢 三、技能目標 4.參與國家重大議題的討論 5.培養尊重他人、包容不同意見的胸襟 |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二 |
9/05 ︱ 9/11 |
第1課 疆域與區域劃分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中國的海陸相對位置 2.認識中國的範圍與鄰國 3.認識中國的絕對位置與時區 4.說明中國將全國的時區統一 二、情意目標 5.主動關心中國與世界的互動 三、技能目標 6.判讀中國三大區域圖 |
|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二 |
9/05 ︱ 9/11 |
第1課 遠古到三代 |
一、認知目標 1.能了解夏朝建立及二里頭文化的重要意義 2.能知道商朝政治興衰及其生活型態與文化成就 3.能了解周代的封建社會與宗法制度 |
|
【家政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二 |
9/05 ︱ 9/11 |
第1課 現代國家與民主政治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國體與政體,並了解兩者間的差異 2.認識我國政體的演變歷程 二、情意目標 3.關心國家的發展與未來展望 4.了解當前國家所處的局勢 三、技能目標 5.參與國家重大議題的討論 6.培養尊重他人、包容不同意見的胸襟 7.能重視與珍惜民主的價值 8.了解並善盡國民應守之本分 |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三 |
9/12 ︱ 9/18 |
第1課 疆域與區域劃分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中國的一級行政區 2.說出中國常見的地理劃分方式 二、情意目標 3.主動關心中國與世界的互動 三、技能目標 4.判讀中國行政區域圖 |
|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三 |
9/12 ︱ 9/18 |
第1課 遠古到三代 |
一、認知目標 1.能明瞭春秋霸主、戰國七雄興替的歷史背景 2.能說明封建社會解體的原因與現象 3.能說出百家爭鳴的背景與儒道墨法四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二、情意目標 4.能評價東周封建解體後的社會經濟現象 5.能感受諸子學說形成的背景與內涵 |
|
【兩性教育】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三 |
9/12 ︱ 9/18 |
第1課 現代國家與民主政治 |
一、認知目標 1.能認識現代民主國家的功能 2.能了解民主政治的意義 3.能了解民主政治的內涵 二、情意目標 4.能體會民主的得來不易 5.願意認同民主政治的特色 三、技能目標 6.培養尊重他人、包容不同意見的胸襟 7.能重視與珍惜民主的價值 8.了解並善盡國民應守之本分 |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四 |
9/19 ︱ 9/25 |
第2課 地形 |
一、認知目標 1.說出中國地形的整體地勢 2.認識中國地形的三級階梯 二、情意目標 3.欣賞中國地形之美 三、技能目標 4.能判讀地形 |
|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四 |
9/19 ︱ 9/25 |
第2課 秦漢帝國的興亡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秦漢帝國政治興衰演變過程 2.認識秦漢時期皇帝制度的建立與意義 3.認知秦帝國的統一措施與中央集權政策 二、情意目標 4.思考秦代施行的各項制度,以及苛法造成滅亡之因 |
|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四 |
9/19 ︱ 9/25 |
第2課 中央政府 |
一、認知目標 1.能說明民主國家政府機關的權力來源 2.能比較三權分立與五權分立的差別 二、情意目標 3.能體會分權制衡的重要 三、技能目標 4.能具體比較君主專制與民主政治分權體制的差異 5.能對於我國中央政府組織與職權,做適當連結與分類 |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五 |
9/26 ︱ 10/02 |
第2課 地形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中國的五大地形 2.了解內營力與外營力 3.了解山地、高原的分布與特色 4.了解盆地的分布與特色 5.了解平原、丘陵的分布與特色 二、情意目標 6.欣賞中國地形之美 三、技能目標 7.能判讀地形 |
|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五 |
9/26 ︱ 10/02 |
第2課 秦漢帝國的興亡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長城的歷史意義 2.解釋王莽改制的背景與失敗的原因 3.了解東漢後期外戚與宦官亂政惡性循環的歷史成因 二、情意目標 4.體會王莽改制,其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 |
|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五 |
9/26 ︱ 10/02 |
第2課 中央政府 |
一、認知目標 1.能說明我國中央政府組織與職權 二、情意目標 2.願意了解我國中央政府體制 三、技能目標 3.能對於我國中央政府組織與職權,做適當連結與分類 |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六 |
10/03 ︱ 10/09 |
第2課 地形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中國的海岸與島嶼 2.說出中國沙岸與岩岸分布與特色 3.說出中國沿海主要島嶼及其分布 二、情意目標 4.欣賞中國地形之美 三、技能目標 5.能判讀地形 |
|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六 |
10/03 ︱ 10/09 |
第2課 秦漢帝國的興亡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農業民族與游牧民族生活形態的差異 2.理解絲路對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3.了解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逐步在中國成為主流地位的關係 4.認識東漢時期的史學、醫學、科技等發展 二、情意目標 5.體會游牧民族因環境與經濟因素南侵之舉 6.思考中西文化交流對中國的影響 7.體會儒家思想對中國一統格局的意義 |
|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六 |
10/03 ︱ 10/09 |
第2課 中央政府 |
一、認知目標 1.能說明我國中央政府組織的權力運作方式 二、情意目標 2.能體會分權制衡的重要 6.願意了解我國中央政府體制 三、技能目標 3.能以當代政府為例,分析制衡對約束權力的重要性 4.能以當代政府為例,並推測失去制衡時權力演變的可能結果 |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七 |
10/10 ︱ 10/16 |
第一次評量週 |
|
|
|
3 |
|
八 |
10/17 ︱ 10/23 |
第3課 氣候與水文 |
一、認知目標 1.影響氣候的因素 二、情意目標 2.主動關心中國的氣候變化 三、技能目標 3.判讀氣候圖 4.判讀三大氣候類型的氣候圖 |
|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八 |
10/17 ︱ 10/23 |
第3課 魏晉南北朝的分合 |
一、認知目標 1.能認識三國鼎立局勢的形成與關鍵戰役 2.能了解西晉內政的特點與引發的衝突――八王之亂 3.能知道晉室南渡的緣由與南渡後的發展概況 |
|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八 |
10/17 ︱ 10/23 |
第3課 地方政府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地方政府的意義與組成 2.認識地方自治的基本理念 3.了解《憲法》中均權制度的內涵 4.認識地方政府的工作項目 二、情意目標 5.察覺地方政府的作為會直接影響人民生活 6.體會地方自治與民主的相關性 7.能重視地方的建設與發展 三、技能目標 8.能舉出地方政府工作的主要項目為何 9.能分辨地方政府與地方自治的差異 |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九 |
10/24 ︱10/30 |
第3課 氣候與水文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雨量與氣溫的空間分布 2.認識中國的氣候類型 二、情意目標 3.主動關心中國的氣候變化 三、技能目標 4.判讀氣候圖 5.判讀三大氣候類型的氣候圖 |
|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九 |
10/24 ︱10/30 |
第3課 魏晉南北朝的分合 |
一、認知目標 1.能明白北魏孝文帝施行漢化政策的目的與努力,以及漢化對北魏政權的影響 2.能認識魏晉南北朝的世族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的發展與影響力 3.能理解清談與玄學形成的背景因素 二、情意目標 4.能體認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政府施政方針與社會結構必然產生不同的發展模式 5.能體認在多元社會中,各族群應以相互尊重與包容態度共存 |
|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九 |
10/24 ︱ 10/30 |
第3課 地方政府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我國地方政府的層級有哪些 2.認識地方制度的演變歷程 二、情意目標 3.能重視地方的建設與發展 三、技能目標 4.能舉出地方政府工作的主要項目為何 |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 |
10/31 ︱ 11/06 |
第3課 氣候與水文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中國的外流區與內流區 2.認識中國的主要河川 3.了解中國湖泊的特性 二、情意目標 4.主動關心中國的氣候變化 三、技能目標 5.判讀氣候圖 6.判讀三大氣候類型的氣候圖 |
|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 |
10/31 ︱ 11/06 |
第3課 魏晉南北朝的分合 |
一、認知目標 1.能知道佛道在中國的發展與盛行的原因 二、情意目標 2.能體認政治動盪、社會不安的時代中,人心對於宗教信仰的依賴,以及時代的變遷對思想造成的影響 |
|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 |
10/31 ︱ 11/06 |
第3課 地方政府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地方政府的財源收入 二、情意目標 2.察覺地方政府的作為會直接影響人民生活 3.能重視地方的建設與發展 三、技能目標 4.能說明地方政府財源的三大項目內容 |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一 |
11/07 ︱ 11/13 |
第4課 人口、都市與交通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中國的人口分布 2.了解中國人口組成 3.了解中國的族群與分布 二、情意目標 6.討論少數民族的特色 7.討論如何解決人口問題 三、技能目標 8.認識人口分布點子圖 9.繪製人口金字塔 |
|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一 |
11/07 ︱ 11/13 |
第4課 隋唐五代的盛衰 |
一、認知目標 1.能認識隋代建設對後世的影響,以及隋代國祚短暫的原因 2.能知道唐代興衰的情形與原因,以及五代十國政局的概況 |
|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一 |
11/07 ︱ 11/13 |
第4課 政黨與利益團體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政黨的意義及組成目的 2.說明政黨的功能 3.認識政黨制度的型態 二、情意目標 4.關心臺灣政黨政治的演變 5.體會政黨的運作必須依賴民眾的參與 三、技能目標 6.比較四種政黨制度類型的差異 |
|
【資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二 |
11/14 ︱ 11/20 |
第4課 人口、都市與交通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中國的人口成長與人口政策 2.了解中國的人口問題 二、情意目標 3.討論少數民族的特色 4.討論如何解決人口問題 三、技能目標 5.認識人口分布點子圖 6.繪製人口金字塔 |
|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二 |
11/14 ︱ 11/20 |
第4課 隋唐五代的盛衰 |
一、認知目標 1.能理解唐代農工商業發展的概況,以及中葉以後南方經濟發展超越北方的緣由,和海外貿易的發達情形 2.能知道隋唐實施科舉制度的目的與成效 3.能明白唐代文化與工藝技術的發展 |
|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二 |
11/14 ︱ 11/20 |
第4課 政黨與利益團體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政黨政治的運作原則 2.認識政黨輪替的意義 二、情意目標 3.關心臺灣政黨政治的演變 4.體會政黨的運作必須依賴民眾的參與 5.能包容不同政黨的理念與主張 6.認同政黨輪替與民主化的關聯性 三、技能目標 7.培養理性溝通尋求共識的能力 |
|
【資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三 |
11/21 ︱ 11/27 |
第4課 人口、都市與交通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中國的人口分布 2.了解中國人口組成 3.了解中國的族群與分布 4.了解中國的人口成長與人口政策 5.了解中國的人口問題 二、情意目標 6.討論少數民族的特色 7.討論如何解決人口問題 三、技能目標 8.認識人口分布點子圖 9.繪製人口金字塔 |
|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三 |
11/21 ︱ 11/27 |
第4課 隋唐五代的盛衰 |
一、認知目標 1.能明白唐代文化與工藝技術的發展 2.能了解隋唐兼容並蓄的文化形成因素,以及唐代與外族文化交流的情形 二、情意目標 3.能體認族群間相互包容與平等對待,才能產生多元豐富的文化 4.能欣賞唐代兼容並蓄的文化風格與泱泱大國的文化影響力 5.能思考不同時代背景所造成的文化與社會差異,以及不同文化碰觸時所產生的融合與學習 |
|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三 |
11/21 ︱ 11/27 |
第4課 政黨與利益團體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利益團體的內涵 2.認識利益團體的類型 二、情意目標 3.明白民主社會必定會出現利益團體 三、技能目標 4.說明政黨與利益團體的異同 5.培養理性溝通尋求共識的能力 6.能參與利益團體以維護個人或公共利益 |
|
【資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四 |
11/28 ︱ 12/04 |
第二次定期評量 |
|
|
|
3 |
|
十五 |
12/05 ︱ 12/11 |
第5課 產業活動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中國現代工商業的發展 2.認識中國的三大經濟帶 二、情意目標 3.關心中國的產業發展 三、技能目標 4.能解讀圖表呈現的數字資料 |
|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五 |
12/05 ︱ 12/11 |
第5課 宋遼金元的競爭與融合 |
一、認知目標 1.能說出北宋滅亡經過 2.能敘述南宋偏安的經過及結果 3.能說明元帝國興起及滅亡 二、情意目標 4.能體認岳飛盡忠報國的精神 |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五 |
12/05 ︱ 12/11 |
第5課 選舉與政治參與 |
一、認知目標 1.知道選舉的原則與過程 二、情意目標 2.能體認選舉的重要性 3.能理解選舉對社會的影響 三、技能目標 4.具備政治參與的能力與意願 5.知道投票的流程與相關事項 |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六 |
12/12 ︱ 12/18 |
第5課 產業活動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中國的國際貿易 二、情意目標 2.關心中國的產業發展 三、技能目標 3.能解讀圖表呈現的數字資料 |
|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六 |
12/12 ︱ 12/18 |
第5課 宋遼金元的競爭與融合 |
一、認知目標 1.能了解宋元時期工商發展與經濟繁榮的盛況 2.能了解宋元時期理學、史學、書畫、藝術、以及科技發展的成就與影響 二、情意目標 3.能欣賞宋元時期的文學與藝術與庶民文化 |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六 |
12/12 ︱ 12/18 |
第5課 選舉與政治參與 |
一、認知目標 1.能說出我國實施選舉的概況 2.能理解公民投票的意義 二、情意目標 3.能體認選舉的重要性 4.能理解選舉對社會的影響 三、技能目標 5.具備政治參與的能力與意願 |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七 |
12/19 ︱ 12/25 |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中國的土地資源及環境問題 二、情意目標 2.關心環境問題的保育情形 三、技能目標 3.懂得判讀地圖上的資料 |
|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七 |
12/19 ︱ 12/25 |
第6課 明代與盛清的發展 |
一、認知目標 1.能了解明太祖開國的過程,並強化君權的背景與影響 2.能說明成祖的崛起與統治措施 3.能分析明代的內憂與外患,並說出滅亡經過 4.能了解張居正變法的背景與結果 5.能敘述女真的崛起與入關 6.能說明康雍乾盛世的背景及統治措施 二、情意目標 7.能評價明太祖廢宰相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8.能評價變法革新的重要性與成敗的關鍵因素 |
|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七 |
12/19 ︱ 12/25 |
第6課 政府的經濟職能 |
一、認知目標 1.能了解政府擔負的經濟職能 2.能知道政府的收入來源 3.能了解課稅原則 二、情意目標 4.理解法律對經濟活動的影響三、技能目標 5.能計算所得稅的課徵稅額 |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八 |
12/26 ︱ 1/01 |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中國的水資源及環境問題 二、情意目標 2.關心環境問題的保育情形 三、技能目標 3.懂得判讀地圖上的資料 |
|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八 |
12/26 ︱ 1/01 |
第6課 明代與盛清的發展 |
一、認知目標 1.能了解科舉與明清社會結構變遷的關係 2.能了解明清時期工商發展與經濟繁榮的盛況,及海禁後的變遷 |
|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八 |
12/26 ︱ 1/01 |
第6課 政府的經濟職能 |
一、認知目標 1.能明白政府的支出項目 2.能了解公共財的定義 3.能區分外部效果之間的差異 二、情意目標 4.能體認政府維持經濟秩序、縮小貧富差距的重要性 5.理解法律對經濟活動的影響三、技能目標 6.能監督政府的施政效能 |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九 |
1/02 ︱ 1/08 |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
一、認知目標 1.認識現代經濟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二、情意目標 2.關心環境問題的保育情形 三、技能目標 3.懂得判讀地圖上的資料 |
|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九 |
1/02 ︱ 1/08 |
第6課 明代與盛清的發展 |
一、認知目標 1.能了解明清時期小說以及科技發展的成就與影響 2.能說明明清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與影響 二、情意目標 3.能欣賞明清庶民文化的成就 |
|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十九 |
1/02 ︱ 1/08 |
第6課 政府的經濟職能 |
二、情意目標 1.理解法律對經濟活動的影響三、技能目標 2.能監督政府的施政效能 |
|
【人權教育】 |
1 |
1.教師觀察 2.自我評量 3.同儕互評 4.紙筆測驗 5.實作評量 6.情境測驗 |
二十 |
1/09 ︱ 1/15 |
第三次評量週 |
|
|
|
3 |
|
二十一 |
1/16 ︱ 1/20 |
|
休業式 |
|
|
3 |
|